2025-04-22 星期二
邮箱
站内搜索:
搜索
首页 > 政策法规
关于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进展情况的通报 财农【2018】1号
时间:2020-09-27   

财政部  农业部  银监会关于全国农业信贷
担保体系建设进展情况的通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局、委、办)、银监局,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有限责任公司:

为进一步督促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加快建设运营,大力支持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近期财政部和农业部组织对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调度。总体看,体系建设积极稳妥推进,业务运营扎实有序开展,但也存在服务重心下沉不够、业务开展区域不平衡等问题,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组建与业务运营总体情况

2017年以来,按照中央1号文件要求,贯彻落实汪洋副总理在农业信贷担保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 划单列市(以下简称各省)财政部门会同农业部门,加强组织,大力推动农业信贷担保机构体系建设,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加快信贷担保业务实质运营,实现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业务规模对资本金放大比例1倍以上,对缓解适度规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贷款贵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效支撑。

截至201711月底,全国33个省(市)已组建省农担公司,并以办事处、分公司等多种形式设立市县分支机构189个。绝大部分省农担公司坚守服务“三”的宗旨,加快推进人员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经营管理制度,积极创新产品业务模式,全面进入实质性业务运营。部分省农担公司边完善体系制度边开展担保服务,信贷担保业务呈现加速发展势头,其中重庆、北京的业务规模对资本金放大比例超过2倍;部分省农担公司结合实际开发符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担保产品,受到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欢迎,如安徽省农担公司全面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进度,通过开发的“劝耕贷”产品,两年实现担保贷款额26. 3亿元;部分省农担公司创新机制,下沉重心,贴近农民,打通服务“至后一公里”,如重庆市农担公司建立了10个区县分公司+33个区县农业部门联络站+128个乡镇代办点”的立体式架构,仅今年以来的担保贷款额就达21. 7亿元。

' 当前农业信贷担保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全国农业信贷担保工作总体上取得明显进展,但各省在机构建设、业务开展等方面工作还存在不平衡,有的省存在观望心态、畏难情绪,个别省农担公司还是空架子,业务开展较为缓慢,与中央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少数省农担公司尚未实现独立运营。北京、内蒙古、安徽、广西的省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仍未完成与其挂靠单位脱钩。厦门农业担保公司为厦门市担保有限公司的分公司,非独立法人。

二)一些省农担公司业务开展缓慢。河南、云南等省农担公司的信贷担保业务规模对资本金放大比例不到0.7,广东、山西、 江西、江苏、青岛、大连、广西、福建等省农担公司不到0.5, 林、甘肃、辽宁、贵州、河北、陕西、宁夏、宁波等省农担公司不到0.2,海南省农担公司还未开展任何担保业务。

三) 部分省的担保业务尚未延伸到基层。山东、浙江、云南、广东、辽宁、陕西、青岛、大连、厦门、宁波等省农担公司尚未建立面向基层的服务网络,尚未形成覆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模式。

四) 配套制度建设还不到位。大部分省还没有按《财政部 业部银监会关于做好全国农业信贷担保工作的通知》(财农201740号)要求制定本省担保费用补助、业务奖补和绩效考核等配套制度,对相关政策支持范围、核定程序及标准等没有细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担公司业务开展。

三、推动加速开展农业信贷担保业务的有关要求

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重大的财政支农创新,是破解长期制约农业农村发展资金难题的关键举措,各省财政部门、农业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中央1号文件、《政府工作报告》和汪洋副总理在农业信贷担保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强化主体责任,建立完善常态化督导机制,层层传导压力,全力推动农业信贷担保业务积极稳妥开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一)全力推动信贷担保业务开展。各省农担公司要结合实际,加快开发适应性强的信贷担保产品,完善模式和流程,健全风控体系,快速拓展业务。2018年上半年末,各省农担公司信贷担保业务规模对资本金放大比例均要达到1倍以上,年底力争达到 2倍。要坚持专注于服务农业的宗旨,坚守不开展非农担保业务的底线,存量的非农担保业务要逐步消化。要严格执行业务“双”比例要求,从严控制政策业务范围外的农业信贷担保业务,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信贷担保余额占比达到70%以上。要坚持资本金规模与信贷担保业务相适应的原则,2017年底信贷担保业务规模对资本金放大比例低于0.5的,原则上暂停继续利用中央适度规模经营补贴资金注资。

二) 切实推进服务重心下沉。鼓励各省结合实际,通过设立分公司、办事处、代办处以及相关信息化手段,尽快将服务网络延伸到基层,争取2018年覆盖主要农业县。要深入基层加大宣传推广,让广大农民知晓,并能直接便捷地获取服务。可充分利用农业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系统,开展点对点精准对接服务。2017年底尚未实现省农担公司独立运营的省份,要向财政 部、农业部、银监会作专门报告,并尽快完成脱钩。

三) 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各省财政、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省级农业信贷担保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考核,尽快完善配套制度,细化出台相应的担保费补助办法、业务奖补办法和核办法。要进一步加强对省农担公司业务开展情况调度,相关情况每季度末报送财政部、农业部、银监会。财政部、农业部、银监会将按照财农〔201740号文要求,对各省2017年度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2018年度适度规模经营补贴资金安排相挂钩。对省农担公司组建半年后仍未开展业务,以及工作整改落实不力、业务拓展迟缓的,财政部将会同农业部、银监会约谈省级有关主管部门。省农担公司管理层薪资应与业务开展情况挂钩。

为切实推动工作落实,请各省尽快研究制定2018年度本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运营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工作措施、进度安排和职责分工,并于2018131日前以正式文件报送财政部、农业部、银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