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永丰县大红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大红果农业公司”)传来喜讯,经过几年的精心管理,近千亩茶园逐渐步入正轨。贷款规模从2022年的100万元,逐年递减至2025年的30万元,成功实现“减负瘦身”,同时释放出担保额度,为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腾出金融支持空间。
“雪中送炭”解燃眉之急。2022年,因茶园管护升级和加工设备采购需要,大红果农业公司面临资金缺口。因缺乏足额抵押物,传统融资渠道受阻。省农担公司永丰县办事处经理曾爱迪主动与其对接,在综合评估并确认其符合担保条件后,省农担公司为其提供了一笔100万元的“银担惠农贷”贷款担保,及时缓解了他的资金周转压力。
“当时正值茶叶品牌打造关键期,省农担公司的担保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我的茶园。”企业负责人徐晓慧感慨地说道。
“精准滴灌”助提质增效。三年来,永丰县办事处持续跟踪服务,结合茶园实际发展需求,联合合作银行动态调整融资方案。随着企业茶叶产量、品质双提升,销售收入稳步增长,担保额度从2022年的100万元逐步降至2024年的50万元、2025年的30万元。
“省农担公司不仅帮我们渡过难关,更引导我们优化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徐晓慧表示。
“腾笼换鸟”促普惠共享 。近年来的担保额度“两连降”是省农担公司“扶上马,再送一程”服务理念的经典案例。一方面,大红果农业公司通过增强自身造血能力,实现逐步“减负”;另一方面,释放的70万元担保额度可以重新注入当地农业产业,支持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从“输血”到“造血”,大红果农业公司的案例是省农担公司充分发挥政策性优势、为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困境,破难题”的生动实践。曾爱迪表示,下一步,他将继续扎根一线,发挥“哨兵”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金融“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