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关键,时间紧、任务重。传统农药喷洒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因天气、劳动力不足等因素延误农时。随着科技赋能农业领域,无人机喷洒农药技术的引入,为省农担公司担保客户何平行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何平行是东乡区杨桥殿镇的种粮大户,种粮面积2000余亩。2022年,急需大额资金采购农机、农资,建设育秧大棚。因没有抵押物,银行无法授信贷款。银行工作人员与省农担公司东乡区办事处经理乐阿蓉联系后一同开展尽调。在确认其符合担保条件后,省农担公司为其提供了一笔100万元的贷款担保。此后,何平行稳定发展,期间主动减额10万元,目前保余额90万元。
近日,乐阿蓉前往何平行的种植基地开展续贷前尽调工作。走进基地,只见无人机犹如一位不知疲倦的“空中助手”在上空忙碌,短时间内便覆盖了大面积农田,精准完成农药喷洒任务。它不受地形限制,无论是平坦的农田还是丘陵地带,都能高效作业。与传统人工喷洒相比,无人机的作业效率提高了数倍,大大缩短了农药喷洒的时间,确保农作物在最佳时节完成病虫害防治,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在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利用无人机喷洒农药,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优势地位。非常感谢省农担公司的担保政策以及当地农业农机购置的补贴政策支持,让我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购买无人机设备和技术服务,减轻了资金压力。我不仅享受到了科技带来的红利,也增强了对农业生产的信心。”何平行激动地说道。无人机喷洒农药技术的应用,让何平行在春耕备耕中更加从容,为全年粮食稳产高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不仅如此,何平行还建设了20个育秧大棚。何平行表示,自然灾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育秧大棚为秧苗提供了强有力的保护屏障。坚固的棚体结构能够抵御强风和暴雨,保温隔热材料能够调节棚内温度,避免秧苗受冻或过热。此外,通过精准的灌溉和施肥系统,育秧大棚能够实现水资源和肥料的高效利用,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与传统育秧方式相比,育秧大棚显著降低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少了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为农田生态环境提供了更好的保护。
乐阿蓉表示,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工作人员,她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当地农业科技创新,为种粮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担保服务,助力无人机喷洒农药技术和大棚育秧推广,让智慧农业的成果惠及更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当地乡村振兴贡献农担力量。